花膠
花膠是魚鰾的乾製品,富膠質,故名花膠。中國傳統的名貴食品之一,屬於海味的一種,「鮑參翅肚」中的「肚」所指的正是花膠。
現存的花膠有百多種,每種花膠都是來自不同種類的魚鰾部分,又名魚肚、魚膠,價錢平貴在乎魚種的罕有程度而言。花膠是將大型魚的魚鰾(控制魚兒升降浮沈的器官)乾歷而成。頂級魚肚排名依次是魚膠之王:金錢鰵魚膠(黃唇魚)、白花膠(大白花魚)、黃花膠(大黃花魚)、鰵魚膠(大鰵魚)、門鱔膠(大門鱔)等,身價很大差別。
食療作用:
花膠與燕窩、魚翅齊名,是“八珍”之一。花膠素有“海洋人參”之譽。它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膠原蛋白、多種維生素。 花膠食療功效高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膠質、磷質及鈣質,女士視為養顏珍品。對身體各部分均有補益能力,無論男女老少均可食用,是補而不燥之珍貴佳品。
優質花膠燉煮後不腥不潺不溶化,滑身而且爽口。一般品質多數只用來熬湯,但高品質的優質花膠是可用來做成菜式。 要選購優質魚肚,主要從下面幾方面入手:
- 品種
頂級魚肚按品種排名依次是白花膠、黃花膠、鰵魚膠、門鱔膠。正宗的黃花膠和白花膠,市面上很少見到。 鰵魚膠按檔次的高低可分為金錢肚、蜘蛛肚、鰵魚白花膠、大耳、台山、紅雞、赤嘴等。另外其他魚類的魚膠品種繁雜,例如有北海、鬥湖、雙芽、金龍、鰻瞟等。
- 色澤
以質地潔淨,無血筋瘀血等物,半透明,色澤淡黃透亮者為佳。
- 大小、厚薄
同一種類的花膠個頭越大、膠身越厚,其質量越好,所謂“十斤魚一兩膠”。可見一個幾兩重的花膠,魚身就要幾十斤重。
- 乾濕度
花膠越乾越好,選購花膠時可以放在燈光下照一照,若花膠呈半透明的,質量較好。濕度大的花膠色灰暗無光澤, 甚至有的花膠在曬乾時內部未乾透,一般是周邊透明,中心顏色渾濁,即為“花心”,切忌選擇。時間越長,花心部分會霉變,浸發後會發出臭味,不可進食。
- 公母選擇
花膠有公母之分,花膠公形如馬鞍,肚身中部較厚,而兩邊較薄,身呈V字條紋,以質地結實、厚身、乾淡、呈金黃色為佳,呈半透明狀為上品,烹調後結實彈牙。至於“廣肚乸”,則略圓而平展,形似波板,身呈橫紋或呈波浪紋,質較薄,煲後易溶,口感較軟身,價錢亦較公便宜。花膠公比花膠母要好。
- 氣味
優質花膠聞之無腥味,無臭味。燉煮後也沒有腥味,而且爽口、滑身,而不會滑潺潺的為佳。
- 年份
花膠的顏色愈深,則代表它愈陳舊。陳年花膠的好處是膠質的濃度減少,使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,更滋補。同品質的陳年花膠比新膠要好。
花膠儲存年份愈久愈好。存放花膠最怕受潮、生蟲,花膠可放於膠箱、陶瓷等容器中保存,底部放吸潮濕劑,密封放置。也可放在米缸保存, 或者用塑料袋密封後放於乾爽通風地方保存。
為避免花膠受潮,每年乾爽的季節把花膠放出來吹一下,也可以讓陽光曬一下,但經暴曬的花膠會卷曲,而且會開裂。對於浸發好的花膠不宜久存,應盡快食用。